5-羟色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10
作者
彭瑞云
高亚兵
王德文
陈浩宇
吴小红
刘杰
胡文华
肖兴义
蔡宝仁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解放军第医院神经外科,解放军第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辽宁锦州,辽宁锦州
关键词
脑震荡; 5-羟色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二级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于伤后1、3、7、14及30 d取脑组织,经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5-羟色胺在脑震荡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100g组见典型脑震荡的临床表现,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收缩与扩张,脑组织淤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5-羟色胺于伤后1d表达增强,3d达高峰,7d后开始减少,而于14d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阳性染色见于大脑、海马、丘脑及小脑神经元胞浆内。结论 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5-羟色胺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是脑震荡时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清醒状态下大鼠脑震荡动物模型的建立 [J].
刘杰 ;
彭瑞云 ;
陈浩宇 ;
高亚兵 ;
谷庆阳 ;
王德文 ;
肖兴义 ;
蔡宝仁 ;
薛官生 ;
张援平 ;
尹晓梅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2, (03) :182-184
[2]   脑损伤与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 [J].
柯以铨,徐如祥,陈长才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6, (03) :236-237
[3]   脑损伤急性期脑微血管5-羟色胺、多巴胺含量变化与外伤性脑水肿的关系附视频 [J].
柯以铨 ;
陈长才 ;
徐如祥 .
中华创伤杂志, 1996, (02) :16-18
[4]   大鼠脑损伤后脑皮质及血清5—HT和5—HIAA含量及赛庚啶对其的影响 [J].
徐如祥 ;
易声禹 ;
刘少卿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2, (04) :327-330
[5]   一种快速高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LSAB法 [J].
梁英杰 ;
凌启波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3, (06)
[6]  
病理组织制片和染色技术[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龚志锦等 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