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

被引:20
作者
徐梦怡
周俊山
刘宇恺
张利贞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中青年;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测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29例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ACA组)及17名健康体检者(NC组)的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和TIMP-1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NC组均未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CI组易损斑块的比例(69.2%)及检出率(47.6%)均明显高于ACA组(46.4%,20.7%)(均P<0.05)。ACI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ACA组(均P<0.05);ACA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ACI组中,易损斑块亚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亚组(均P<0.05);稳定斑块亚组血清MMP-9、TIMP-1、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均P<0.05)。结论血清MMP-9、TIMP-1、hs-CRP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MMP-9/TIMP-1比值增高及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能提示中青年脑梗死的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研究 [J].
潘春联 ;
郑丽芳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 (02) :115-118
[2]   MMP-9、TIMP-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研究 [J].
薛飞 ;
袁建新 ;
杨秀平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10) :992-994
[3]   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J].
丁建平 ;
宿英英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8, (05) :202-206
[4]   青中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的研究 [J].
王红霞 ;
牛小媛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5, (04) :257-259
[5]   颈动脉硬化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系的研究 [J].
王宏利 ;
樊东升 ;
沈扬 ;
孙阿萍 ;
张捷 ;
杨玉杰 .
中华内科杂志, 2005, (04) :258-261
[6]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J].
吴兆苏 ;
姚崇华 ;
赵冬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3) :71-74
[7]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J].
陈合成 ;
杨金升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7, (02) :144-147
[8]  
Clinical Usefulness of a Biomarker-Based Diagnostic Test for Acute Stroke: The Biomarker Rapid Assessment in Ischemic Injury (BRAIN) Study[J] . Daniel T. Laskowitz,Scott E. Kasner,Jeffrey Saver,Kerri S. Remmel,Edward C. Jauch.Stroke . 2009 (1)
[9]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Novel Insights Into Plaque Formation and Destabilization[J] . Guido Stoll,Martin Bendszus.Stroke . 2006 (7)
[10]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Part IV: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and Biomarkers of Platelet Activation[J] . Ehrin J. Armstrong,David A. Morrow,Marc S. Sabatine.Circulation . 200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