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13
作者
任慧君 [1 ,2 ,3 ]
李素萃 [1 ]
刘永兵 [4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3] 中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露天煤矿; 景观格局; 植被群落;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901 ;
摘要
以地处黄土高原的黑岱沟露天煤矿生态修复为例,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对生态脆弱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效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受露天采煤的影响,区域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斑块数量增加,抗干扰能力降低,斑块间影响程度复杂;人工植被土壤质量关联度为"油松林+柳+沙棘"(三级)>果树(三级)>锦鸡儿(三级)>羊草(三级)>纯杨树(人工)(三级)>油松林(四级)>"杨+沙棘"(四级);景观格局中植被覆盖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经历了生态破坏阶段、生态雏形阶段,正在向生态重建阶段进行。研究结果可以为矿区土壤生境构建、植被群落构建及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矿区开采与复垦一体化研究 [J].
郭文彬 ;
余学义 ;
魏金发 ;
佟靖波 ;
田淑娟 .
煤炭工程, 2014, 46 (10) :143-145
[2]   中国露天采煤发展现状与建议 [J].
王韶辉 ;
才庆祥 ;
刘福明 .
中国矿业, 2014, 23 (07) :83-87
[3]   草原区矿产开发对景观格局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 [J].
康萨如拉 ;
牛建明 ;
张庆 ;
韩砚君 ;
董建军 ;
张靖 .
生态学报, 2014, 34 (11) :2855-2867
[4]   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受体分析——以内蒙古平庄西露天煤矿为例 [J].
高雅 ;
陆兆华 ;
魏振宽 ;
付晓 ;
吴钢 .
生态学报, 2014, 34 (11) :2844-2854
[5]   露天煤矿开采的环境问题及土地复垦研究 [J].
李莲华 ;
杨淑娟 ;
班文霞 .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 (01) :54+58-54
[6]   基于LUCC的露天矿区景观格局研究-以黑岱沟露天煤矿为例 [J].
郑利霞 ;
赵欣 ;
马建军 ;
张树礼 .
环境与发展, 2014, 26(Z1) (Z1) :87-91
[7]   黄土高原露天煤矿复垦策略分析 [J].
胡炜 .
中国矿业, 2013, 22(S1) (S1) :107-109
[8]   我国露天煤矿开采区生态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 [J].
郑利霞 ;
张树礼 ;
王平 .
北方环境, 2013, 25 (11) :9-11
[9]   景观格局-土壤侵蚀研究中景观指数的意义解释及局限性 [J].
刘宇 ;
吕一河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11, 31 (01) :267-275
[10]   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J].
蒋正举 ;
刘金平 ;
张晓慧 ;
杨贺 .
中国矿业, 2010, (12)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