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理论思考

被引:48
作者
杜鹏
张文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梯次流动; 迁移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2.2 [];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针对中国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及其流动过程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梯次流动概念和流动人口的梯次流动形式、前提条件和原理。将梯次流动定义为在流动迁移的过程中,流动人口凭借自身以及外部的力量不断改善其个人和家庭的福利状况,从而呈现出的一种渐进性的向上流动现象。梯次流动成为一种人口流动中不断优化决策的过程,梯次流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促成了梯次流动动机的形成和实现的可能。梯次流动的分析视角有助于从微观视角分析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迁移完成的过渡过程,更好地认识中国流动人口现象的特殊性并完善相应的政策与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J].
段成荣 ;
杨舸 .
人口学刊, 2008, (06) :23-31
[2]   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周皓 .
人口研究, 2004, (06) :60-69
[3]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J].
李强 .
社会学研究, 1999, (03) :95-103
[4]  
基于农村居民迁移行为与意愿分析的城市化道路研究[D]. 李成.浙江大学. 2006
[5]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 Michael P. Todar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