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东亚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47
作者
全毅
机构
[1]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杂志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转变发展方式; 东亚先进经济体;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2.02.009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再管用,如果重复使用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也不同程度地依赖以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本优势战略,但是在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这些国家和地区放弃了这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乡与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了社会结构和政治民主化转型,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成功地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89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新特征 [J].
蔡昉 .
青海社会科学, 2011, (01) :1-7
[2]   韩国的技术路径: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选择 [J].
唐晓云 .
亚太经济, 2009, (05) :55-59
[3]   日本、韩国发展战略转变的经验与启示 [J].
胡卫 ;
高桂芳 .
亚太经济, 2009, (03) :55-58
[4]   分享增长:中国与亚洲“四小龙”的收入分配比较 [J].
孙中叶 .
河南社会科学, 2008, (01) :61-63
[5]   人均GDP1000~3000美元时期韩国产业政策调整及启示 [J].
张存涛 ;
焦必方 .
世界经济研究, 2006, (09) :83-88
[6]  
日本产业结构从环境污染型到环境友好型演变分析[J]. 余晓泓.上海环境科学. 2005(04)
[7]  
日本产业结构从环境污染型到环境友好型演变分析[J]. 余晓泓.上海环境科学. 2005 (04)
[9]  
韩国科技发展模式与经验[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东华,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