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形成:路径、机理与政策反思

被引:42
作者
王文祥 [1 ]
史言信 [2 ]
机构
[1]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光伏产业; 产能过剩; 潮涌现象; 体制缺陷;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4.01.010
中图分类号
F426.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困境并非由于产业生命周期运动,而是产能相对于需求而言显著的阶段性过剩,而产能过剩的实质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利用土地、金融和环保等体制缺陷对产业投资的不当干预,导致了光伏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战略价值应该成为我国扶持光伏产业的基本动机。基于"市场失灵"这一内在逻辑的所谓"光伏新政"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也不可能产生合意的效果。首先,应加紧制定具体、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激励光伏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培育国内光伏市场;其次,对产能过剩形成的深层体制缺陷应进行必要的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屡屡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最后,政府对产业的经济性管制应严格限于存在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领域,避免管制的泛化和政府管制权力的无边界扩张。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欧债危机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 [J].
韩秀云 .
国际经济合作, 2012, (12) :83-86
[2]   美欧“双反”情形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危机与出路 [J].
史丹 ;
白旻 .
国际贸易, 2012, (12) :15-20
[3]   光伏产业政策体系评估:多层次抑或多元化 [J].
于立宏 ;
郁义鸿 .
改革, 2012, (08) :114-122
[4]   太阳能光伏市场应用政策的国别比较研究 [J].
余杨 ;
包海波 .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 (15) :21-25+37
[5]   中国光伏产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J].
王江 ;
徐婷 .
对外经贸实务, 2012, (07) :28-31
[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走向及战略选择——基于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思考 [J].
凌捷 .
改革与战略, 2012, (06) :120-123
[7]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光伏产业困境分析及政策建议 [J].
徐枫 ;
李云龙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06) :11-20
[8]   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J].
江飞涛 ;
耿强 ;
吕大国 ;
李晓萍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6) :44-56
[9]   特许招投标、不对称管制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 [J].
金通 .
当代财经, 2011, (11) :98-104
[10]   光伏发电政策工具与政府选择——基于德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研究 [J].
朱玉知 ;
孙海彬 ;
李国荣 .
生态经济, 2011, (08) :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