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本质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被引:9
作者
张建云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室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生产资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11.13 [];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1201 ; 010101 ;
摘要
大数据是在线的数字化信息,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生产资料。信息是贯穿在人的实践活动全部过程、保证实践成功的内在的必要条件;信息交流、共享会带来更有价值的新信息,这是大数据价值产生之源。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条件下,大数据的最大价值在于由数据信息共享增值性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创新,使大数据成为全新的生产资料。大数据生产资料具有非现实性、分享增值性、非稀缺性、非排他性等特点,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21世纪的最重要的新生产资料。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探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本质、特性、价值及其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变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马云[M]. 红旗出版社 , 阿里巴巴集团, 2018
[2]  
在线[M]. 中信出版社 , 王坚, 2018
[3]  
数据之巅[M]. 中信出版社 , 涂子沛, 2014
[4]  
大数据时代[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迈耶-舍恩伯格, 2012
[5]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6]  
现代汉语小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8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9
[9]  
控制论[M]. 科学出版社 , 郝季仁译, 196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