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视角下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43
作者
肖仁桥 [1 ,2 ]
王宗军 [2 ]
钱丽 [3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3]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差距; 效率分解;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5.10.003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DEA模型测算分析20052010年我国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损失来源以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企业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还有42.1%的提升空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不高。共同前沿下效率值均不超过群组前沿下效率值,TGR值显示,外资、港澳台资与内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均位于0.20.4,且存在差距继续扩大的风险。不同性质企业效率损失根源存在显著差异,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效率缺失主要受制于落后的企业管理水平;内资企业则因生产技术差距和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均占有一定比例。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和政府金融支持对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企业规模在政府金融支持与效率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5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国有企业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基于上市公司所有权性质与创新绩效的实证分析与比较 [J].
李政 ;
陆寅宏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2) :27-38
[2]   企业所有制与技术创新效率 [J].
孙晓华 ;
王昀 .
管理学报, 2013, 10 (07) :1041-1047
[3]   基于共同边界模型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 [J].
刘志迎 ;
郭磊 ;
周志翔 .
系统工程, 2013, 31 (06) :14-21
[4]   中国哪种所有制类型企业最具创新性? [J].
吴延兵 .
世界经济, 2012, 35 (06) :3-25+28
[5]   高技术与非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单要素效率 [J].
李新春 ;
李胜文 ;
张书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5) :68-77
[6]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两阶段分析 [J].
余泳泽 .
经济科学, 2009, (04) :62-74
[7]   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 [J].
朱有为 ;
徐康宁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11) :38-45
[8]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池仁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6) :105-108
[9]  
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M]. 商务印书馆 , 厉以宁, 2014
[10]  
The role of internal capabilities and firms' environment for sustainable innovation: evidence for G ermany[J] . Ihsen Ketata,Wolfgang Sofka,Christoph Grimpe.R&D Manage . 20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