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场景的“积极政府”

被引:39
作者
徐勇 [1 ,2 ]
机构
[1]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积极政府; 国家治理; 政府角色; 中国话语; 比较政治;
D O I
10.13903/j.cnki.cn51-1575/d.20181204.00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积极政府"指政府作为积极的行动者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中国自大禹治水传说开始,就表现出积极政府的特色。这是中国发展的优势。只是这一优势曾经为近代西方主流价值,也为历史上伴随积极政府产生的负效应所遮蔽,甚至被扭曲,未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理解。基于中国事实场景,可以充分理解"积极政府"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和相伴随的消极效应。从中国历史发展和改革开放实践看,一个积极有为的政府是必要的。只是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对积极政府以合理的角色定位,建设一个有合理边界、高效廉洁、能激发和调动全体民众积极性的"积极政府"。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M].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2015,
[2]  
三民主义.[M].孙中山著;.岳麓书社.2000,
[3]  
毛泽东选集.[M].毛泽东 著.人民出版社.199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