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的关系本质 基于德国民法概念体系的检讨

被引:27
作者
张永健
机构
[1] 台湾"中研院"法律所
关键词
物上关系; 物上广义义务; 对世; 排他; 霍菲尔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51.6 []; DD913 [];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摘要
使用霍菲尔德(Wesley Newcomb Hohfeld)的术语能够提出一套完整了解物权法律结构的概念体系。物权不是人与物的法律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物上关系所生的广义权利,包括claim(请求权)、privilege(自由)、power(权力)、immunity(豁免)四种类型,统称为物上广义权利。四种物上广义权利都有各自对应的物上广义义务。意定合同关系与意定物上关系的关键差异在于,后者会对世自动产生物权人和世界全部第三人的法定物上关系,其内容为排他;对世、排他是意定物上关系的必要特征。德国概念体系将物权定性为人和物之关系,与民法的法律关系、债权物权化概念无法接轨。其一方面将物权客体定性为有体物,另一方面又将权利质权定性为物权,自相矛盾。建构于霍菲尔德理论之上的物权概念体系更清楚、一贯。
引用
收藏
页码:720 / 74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通讯录数据中的社会关系资本——数据要素产权配置的研究范式 [J].
包晓丽 ;
熊丙万 .
中国法律评论, 2020, (02) :146-168
[2]   法理论及其对部门法学的意义 [J].
雷磊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3) :82-96
[3]   实用主义能走多远?——美国财产法学引领的私法新思维 [J].
熊丙万 .
清华法学, 2018, 12 (01) :129-151
[5]   财产权谱系、财产权法定主义与民法典《财产法总则》 [J].
王涌 .
政法论坛, 2016, 34 (01) :103-118
[6]   物权的本质 [J].
张永健 .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4, (01) :185-200
[7]   法律权利的逻辑分析:结构与类型 [J].
雷磊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3) :54-75
[8]   物债二分体系下的物权法定 [J].
张鹏 .
中国法学, 2013, (06) :67-78
[9]   可登记财产利益的交易自由——从两岸民事法制的观点看物权法定原则松绑的界线 [J].
苏永钦 .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0, (02) :16-44
[10]  
拉丁法系视野下的物权概念及物权与对人权(债权)的区分[J]. 唐晓晴.私法.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