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场财政学:旨在增强财政学解释力的新范式

被引:44
作者
李俊生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暨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新市场财政学; 主流财政学; 解释力预测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0 [财政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公共财政学"作为当代主流财政理论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解释力和预测力严重弱化。"新市场财政学"就是针对当代主流财政理论的这个问题所构建的一个新范式。在论文中,笔者主要是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当代主流财政理论存在的致命缺陷,阐述了新市场财政学通过重新定义市场模型,重新解释政府(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企业(以及以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而为重构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精准预测力的财政学范式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论文以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理论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为线索介绍了新市场财政学范式形成的简要过程,同时从核心概念体系、理论渊源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三个维度描述了新市场财政学范式的基本特征,初步阐释了探索构建新市场财政学范式的目的是要增强财政科学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这一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宗旨。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互联网搜索服务的性质与其市场供给方式初探——基于新市场财政学的分析 [J].
李俊生 ;
姚东旻 .
管理世界, 2016, (08) :1-15
[2]   盎格鲁—撒克逊学派财政理论的破产与科学财政理论的重建——反思当代“主流”财政理论 [J].
李俊生 .
经济学动态, 2014, (04) :117-130
[4]   核心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理论 [J].
欧阳景根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3) :31-37
[5]   借鉴“公共财政论” 发展“国家分配论” [J].
邓子基 .
财政研究, 2000, (01) :51-55
[6]   对“国家分配论”应持发展观 [J].
邓子基 .
东南学术, 1999, (01) :18+20+19-18+20+19
[7]   当代西方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三个学派 [J].
方福前 .
教学与研究, 1997, (10) :29-34+63
[8]   试论确定财政职能范围的理论依据 [J].
李俊生 .
财政研究, 1992, (11) :33-37
[9]  
建立财政学的中国学派.[N].李俊生;.中国财经报.2016,
[10]  
VoluntaryExchangeTheoryofPublicEconomy..马斯格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