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宋豫秦
张力小
曹淑艳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农牧交错带; 人地系统分析; 荒漠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在分析了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基础上 ,首先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进行了状态识别 ,指出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大部分人地系统处于低序的耗散结构状态 ,有些地区的人地系统已退化到近平衡态线性区 ;沙漠化的成因是系统封闭和自组织混乱 ;点状治理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沙漠化的逆转也应遵循系统演化的分支理论。最后 ,指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人地系统具有脆弱性、低耗散性和功能性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J].
董光荣 ;
吴波 ;
慈龙骏 ;
周欢水 ;
卢琦 ;
罗斌 .
中国沙漠, 1999, (04) :22-36
[2]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J].
王涛 ;
吴薇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55-358
[3]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负荷研究 [J].
王静爱 ;
徐霞 ;
刘培芳 .
资源科学, 1999, (05) :21-26+10
[4]   熵与生物学 [J].
林传利 .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73-76
[5]   关于形成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思考 [J].
董旭升 .
经济问题, 1998, (12) :45-48
[6]   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方法论研究 [J].
吴彤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8, (06) :19-24
[7]   农牧交错带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原土壤的变化 [J].
刘良梧 ;
周建民 ;
刘多森 ;
I.V.Ivanov ;
V.A.Gemkin ;
V.Y.Prikod’ko .
土壤, 1998, (05) :225-229
[8]   熵定律对不同体系的应用 [J].
张德生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96-99
[9]   埃三极(Exergy)理论──生态系统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J].
孙平跃 ;
陆健健 .
生态学杂志, 1997, (05) :33-38
[10]   干旱区人工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与耗散结构理论 [J].
严以绥 ;
肖焰恒 .
生态农业研究, 1997, (03)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