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

被引:8
作者
郭荣朝 [1 ]
苗长虹 [1 ]
顾朝林 [2 ]
张永民 [1 ]
机构
[1] 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2] 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群; 生态空间结构; 演变机理;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8.04.042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目的为中国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重组提供决策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内外文献的综合分析为主。结果其动力机制为自然生态环境、交通道路建设、产业簇群、社会历史文化、新经济环境等方面,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变化对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的影响。结论城市群区域生态空间结构演变过程是在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作用下进行的,不同时空条件下各影响因子作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知识经济时代,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新经济因素在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重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它们还是要通过传统的交通道路建设、规划编制及实施、产业簇群等动力因素而发生作用;及时整合各种动力因素,最终才能使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才能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山东早期城市群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 [J].
肖爱玲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1013-1017
[2]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超循环体系的构建[J]. 段汉明,黄研,陈兴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04)
[3]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超循环体系的构建[J]. 段汉明,黄研,陈兴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04)
[4]   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J].
苗长虹 .
人文地理, 2005, (05) :19-25
[5]   大都市空间扩展的周期性特征——以美国华盛顿—巴尔的摩地区为例 [J].
宗跃光 .
地理学报, 2005, (03) :418-424
[6]   城市圈崛起是城市化与地区发展的新趋势 [J].
朱铁臻 .
南方经济, 2004, (06) :5-7
[7]   广东城市化的动力特征与发展方向探讨 [J].
陈德宁 ;
沈玉芳 .
经济地理, 2004, (01) :76-80+90
[8]   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带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唐路 ;
薛德升 ;
许学强 .
城市规划汇刊, 2003, (05) :1-5+96
[9]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林先扬 ;
陈忠暖 ;
蔡国田 .
热带地理, 2003, (01) :44-49
[10]   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 [J].
周年兴 ;
俞孔坚 .
规划师, 2003, (03)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