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的再发现:从卢梭到马克思

被引:10
作者
张盾 [1 ,2 ]
袁立国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个人; 社会; 卢梭; 马克思;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12.03.004
中图分类号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B565.26 [卢梭(Rousseau,J.J.1712~1778年)];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010103 ;
摘要
在西方思想史的演进中,霍布斯和洛克开创的政治个人主义曾经是近代政治哲学的重大成就,并成为近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卢梭的重要性在于,他率先发动了对政治个人主义的批判,提倡重建社会普遍性的伦理原则,以此重新唤醒人们对共同体和公共精神的重视。马克思深受卢梭的影响,对政治个人主义及奠基其上的资本主义积累原则展开了双重批判,提出通过"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联合"来实现个人与社会共同体在更高水平上的统一。马克思把卢梭的普遍性形式落到了实处。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什么是哲学?.[M].(法) 德勒兹 (Deleuze;G.) ; (法) 迦塔利 (Guattari;F.) ;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2]  
东欧独联体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M].张仁德;张藐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3]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
[4]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u)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80,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6]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7]  
论政治经济学.[M].(法)卢梭(J.J.Rousseau)著;王运成译;.商务印书馆.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