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评价

被引:29
作者
刘红瑞 [1 ]
安岩 [2 ]
霍学喜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农学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供给主体; 组织模式; 生产效率;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5.02.013
中图分类号
F323.4 [集约耕种、多种经营、综合开发];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休闲农业发展及其产业组织演进具有复杂性,必须采用一体化的思路来优化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基于全国主要省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数据,使用特恩奎斯特指数,对农家乐及农家乐专业村、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产业主体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以期明确中国休闲农业的最优发展模式,进而确定政策扶持的切入点和优先序。分析表明,我国休闲农业生产效率总体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农家乐在经营主体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经营绩效明显低于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具有经营规模和竞争力优势;休闲农庄作为介于农家乐和休闲农业园区的中间形式,在乡村旅游年接待规模上具有优势;民俗文化村(镇)现有规模较小,但发展潜力很大,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的全要素生产率依次递减。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解:1985~2010 [J].
宋长青 ;
刘聪粉 ;
王晓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3) :120-127
[3]   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 [J].
董子铭 ;
刘天军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02) :314-320
[4]   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对策 [J].
牛君仪 .
生态经济, 2014, 30 (01) :124-127+143
[5]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J].
杨荣荣 ;
王红姝 ;
高阳 ;
何兢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1 (05) :7-15
[6]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树进 ;
陈宇峰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9) :38-45
[7]   基于DEA的河北省休闲农业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例 [J].
孔庆书 ;
李洪英 ;
师伟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04) :511-518
[8]   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 [J].
张广海 ;
包乌兰托亚 .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0) :30-37
[9]   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 [J].
高志强 ;
高倩文 .
农业经济, 2012, (08) :82-83
[10]   多功能农业框架下休闲农业组织模式比较——一个系统思考方法 [J].
姬亚岚 ;
张玫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4) :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