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贤祠到乡贤祠——从先贤祭祀看宋明地方认同

被引:23
作者
魏峰
机构
[1] 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先贤祠; 宋明转变; 地方社会;
D O I
10.14167/j.zjss.2008.09.011
中图分类号
K244 [宋:北宋(960~1127年)];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宋代地方先贤祠祭祀对象的分析,说明宋代地方先贤祠在选择祭祀对象时,并没有把受祭者与他的里籍的联系的联系作为首要条件,而受祭者的声望或学术背景则是决定性因素。可是,到了明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乡贤祠受祭者的籍贯成为决定因素。说明宋明两代,由于科举制度的变化,地方社会势力的成熟程度有很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91+127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M].陈宝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  
优入圣域.[M].黄进兴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明文海.[M].(清)黄宗羲 编.中华书局.1987,
[4]  
四友斋丛说.[M].(明)何良俊撰;.中华书局.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