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损河岸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实验的初步研究

被引:30
作者
封福记
杨海军
于智勇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
[3] 吉林长春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为设计理论; 工程和植物技术; 河岸生态系统;
D O I
10.16163/j.cnki.22-1123/n.2004.01.018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流经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的中小河流为对象,在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中纳入生态学原理,以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为核心,根据恢复生态学人为设计理论采用工程和植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初始河岸生态系统.并着重对其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动态、定量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恢复生态学导论.[M].任海;彭少麟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2]  
土壤学.[M].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普通生态学.[M].孙儒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许光辉;郑洪元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6,
[5]  
土壤微生物实验法.[M].日本土壤微生物研究会 编;叶维青等 译.科学出版社.1983,
[6]   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 [J].
董哲仁 .
水利学报, 2003, (01) :1-6
[7]   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J].
张建春 ;
彭补拙 .
生态学报, 2003, (01) :56-63
[8]   生态水工学——人与自然和谐的工程学 [J].
董哲仁 .
水利水电技术, 2003, (01) :14-16+25
[9]   韩江下游底栖动物的分布及其对水质的评价 [J].
蓝宗辉 .
生态学杂志, 1997, (04) :25-29
[10]   洪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初步评价 [J].
郝卫民,王士达,王德铭 .
水生生物学报, 1995, (02) :12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