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

被引:22
作者
吴玲
施国庆
机构
[1]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伦理缺陷; 救助理念; 救助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 [民政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伦理缺陷:从救济对象看存在歧视性, 占我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无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遭受歧视;从实施理 念看,传统救济“三无”对象的情结难解,恩赐思想仍有市场;从救助方式看,在救济对象的认定过 程中,选择标准苛刻,无视救济对象的权利,实施过程缺乏人文关怀。这些伦理缺陷如果得不到解 决,将影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不利于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公民有权享受“纯粹的低保”[J]. 周士君.社区. 2004(08)
[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J].
杨立雄 .
社会, 2003, (04) :20-22
[3]   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 [J].
吴鹏森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1) :58-63
[4]   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 [J].
刘书鹤 .
人口研究, 2001, (05) :35-42
[5]   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建设 [J].
徐道稳 .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4) :62-66
[6]   公正 透明 规范──北京崇文区推出低保公示制 [J].
舒顺林 ;
李彦昌 .
中国民政, 2001, (06) :42-43
[7]   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J].
林莉红 ;
李傲 ;
孔繁华 .
法学评论, 2001, (01) :12-24
[8]  
社会公正理论与政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景天魁等著, 2004
[9]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陆学艺主编, 2004
[10]  
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M]. 华夏出版社 , 唐钧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