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盲流”到“新工人阶级”——近三十年《人民日报》新闻话语对农民工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

被引:35
作者
黄典林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关键词
盲流; 新工人阶级; 农民工; 话语建构; 国家意识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2 [新闻采访和报道];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通过对过去三十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与农民工议题相关的新闻话语的分析,结合对相关政策文本的考察,本文旨在分析改革时期的执政党———国家在农民工问题上如何运用意识形态合法化机制在象征性层面弥合政治经济现实与传统意识形态话语间日益增大的裂痕。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变迁,农民工群体在官方话语中的命名和再现方式由消极被动和具有威胁性的负面框架逐渐转变为相对正面的"新工人阶级"框架。但这些话语的内在矛盾将农民工群体置于一种悖论的生命政治处境之中:一方面,关于农民的负面文化认知和城乡间制度化的社会经济差距,被整合进发展主义的"素质"话语,从而将农民工系统地定义为贬值的对象;另一方面,当农民工作为去个体化的数量巨大的劳动力群体出现时,他们在整体上又被看作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成为国家发展主义逻辑中的工具性价值源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中国传播学问题的本体性反思 [J].
陈卫星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 (02) :41-45+58
[2]  
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J]. 潘毅,卢晖临,严海蓉,陈佩华,萧裕均,蔡禾.开放时代. 2009(06)
[3]   从转型政治学看中国意识形态创新的特点 [J].
萧功秦 .
浙江学刊, 2006, (04) :131-136
[4]  
民工: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N]. 袁建达.人民日报. 2003
[5]   The corporeal politics of quality (Suzhi) [J].
Anagnost, A .
PUBLIC CULTURE, 2004, 16 (02) :189-208
[6]  
农民工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2 人民日报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