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附一例报告)

被引:5
作者
杨延宗
杨东辉
高连君
张树龙
刘少稳
李真
程杰
林治湖
机构
[1]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大连
[2]
关键词
局灶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标测;
D O I
10.13333/j.cnki.cjcpe.1999.03.004
中图分类号
R541.7 [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报道 1例成功消融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男性、5 3岁 ,有阵发性心悸病史 3年。诊断为特发性房颤。多次 2 4 h心电图发现有频发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及反复发作的短暂房颤 ,房颤由房早发动 ,自动终止。放置 6F多极导管电极于右室、His束及冠状静脉窦 (CS) ,Halo电极置于右房。普通温控 4 mm可操纵大头消融电极经房间隔穿刺鞘管送入左房。在左上肺静脉入口 10 mm内标测到最提前的电位 ,比体表心电图房早的 P 波明显提前 60 ms。采用温控法 (5 5~ 60℃ )放电 2次 ,消融成功。随诊 3个月 ,无并发症 ;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无房颤发作。结论 :点消融是治疗起源于肺静脉房颤的安全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Idiopathic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duced by a focal discharge mechanism in the 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Possible roles of the ligament of Marshall. Hwang C, Karagueuzian HS, Chen PS.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