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

被引:46
作者
陈颀
吴毅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情感逻辑; DH事件; 情感宣泄; 情感管理; 情感表演;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4.01.004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关注情感的机制是理解当下中国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视角。通过对DH事件的分析及延伸性讨论,本文指出,因表达不畅所致的弥漫性民怨及民众对不满的道义建构,使情感成为主导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演进的最重要机制。而情感之于群体性事件的逻辑性支撑主要表现为情感宣泄和情感管理,前者是针对权力外围和边缘地带的发泄,后者更为常态地支配群体性事件的过程,而情感表演则成为其中的核心要素,形构出与既有社会运动之情感管理不同的特色。形塑这一特色的是宏观非对称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格局,它决定了当下的群体性事件不太可能转变为常态化的社会运动,只能是沿着传统与现代错综交织的轨道间歇性发作,以作为弱势群体对中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一种特殊回应。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103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2]  
新群体事件观.[M].刘子富; 著.新华出版社.2009,
[3]  
人类情感.[M].(美) 特纳; 著.东方出版社.2009,
[4]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为承认而斗争.[M].(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Honneth)著;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运动中的力量.[M].(美)西德尼·塔罗(SidneyTarrow)著;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05,
[7]  
乌合之众.[M].(法) 勒庞;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渠东;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10]   乌坎僵局 [J].
武孝武 ;
唐逸如 .
社会观察, 2013, (04)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