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起点

被引:130
作者
巢清尘 [1 ]
张永香 [1 ]
高翔 [2 ]
王谋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巴黎协定;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历时4年的德班平台谈判进程,达成了以《巴黎协定》(简称《协定》)为核心的一系列决定。《协定》确立了一种全缔约方参与,以"自主贡献+审评"为中心,全面涉及减缓、适应及其支持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模式。这一模式在继承《公约》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责任,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充分动员所有缔约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协定》还鼓励除缔约方外的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鼓励市场和非市场机制的加入,动员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在制度安排上,《协定》体现了激励、透明、非对抗、非惩罚性的特点。《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递出全球推动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信号。然而由于《协定》全面平衡了各方的利益,在未来的遵约细节和实施落实方面将会有更多的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大国。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三可”规则现状与展望 [J].
高翔 ;
滕飞 .
中国能源, 2014, 36 (02) :28-31+27
[2]   原则与规则: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变迁 [J].
薄燕 ;
高翔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2) :48-65+156
[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问题谈判分析 [J].
马欣 ;
李玉娥 ;
何霄嘉 ;
王文涛 ;
刘硕 ;
高清竹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 9 (05) :357-361
[4]   “后德班”时代展望 [J].
巢清尘 ;
黄磊 .
中国减灾, 2012, (03) :13-14
[5]  
From burden-sharing to opportunity-sharing: unlocking the climate negotiations[J] . Yongsheng Zhang,He-Ling Shi.Climate Policy . 2014 (1)
[6]  
How to eat an elephant: a bottom-up approach to climate policy. Steve Rayner. Climate Policy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