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可达性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共创的影响机理

被引:5
作者
刘强 [1 ]
张婉茜 [1 ]
杨栩 [2 ]
唐书林 [2 ]
机构
[1]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可达性; 知识共创; 影响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本文分别设定知识资源为居间变量和边界条件,设定前因变量为网络可达性,设定中介变量为数字化赋能、架构知识差异性和多途径知识集聚,设定调节变量为知识存量破缺性和知识导向亲社会化影响力,选取知识共创为结果变量,构建网络可达性对知识共创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以469份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纳Bootstrapping运算方法实证检验理论研究假设。实证结果表明:(1)网络可达性对知识共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数字化赋能、架构知识差异性与多途径知识集聚在网络可达性对知识共创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知识存量破缺性分别显著负向调节数字化赋能、架构知识差异性、多途径知识集聚与知识共创之间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4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信用环境与知识存量视角 [J].
池仁勇 ;
於珺 ;
阮鸿鹏 .
华东经济管理, 2020, 34 (09) :43-54
[2]   领域知识、架构知识与企业创新绩效——惯例复制的中介作用 [J].
朱云鹃 ;
王倩倩 ;
刘景东 .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 (14) :184-195
[3]   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基于数字化赋能的视角 [J].
池毛毛 ;
叶丁菱 ;
王俊晶 ;
翟姗姗 .
南开管理评论, 2020, 23 (03) :63-75
[4]   后知识服务时代的知识管理:从数字赋能到知识赋能 [J].
张翠娟 ;
柯平 ;
姚伟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20, (09) :17-23+6
[5]   网络嵌入特征与研发经历对通讯企业预研阶段研发者选择的影响 [J].
王雅兰 ;
孙笑明 ;
王成军 ;
崔文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 (10) :21-28
[6]   知识领导力视角下亲社会化意义建构机制对知识隐藏意愿的影响 [J].
郭海燕 ;
张连营 ;
洪帅 ;
黄珊珊 .
管理学报, 2020, 17 (01) :111-120
[7]   网络规模与2-步可达性对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知识属性的调节作用 [J].
杨艳萍 ;
郜钰格 .
管理评论, 2020, 32 (06) :114-126
[8]   网络嵌入、多途径知识集聚与创新力——知识流耦合的调节作用 [J].
王新华 ;
车珍 ;
于灏 ;
吴梦梦 .
南开管理评论, 2019, 22 (03) :28-39
[9]   企业-顾客在线互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机制的多案例研究 [J].
聂津君 ;
范钧 .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39 (09) :225-232
[10]   数字赋能研究综述 [J].
陈海贝 ;
卓翔芝 .
图书馆论坛, 2019, 39 (06) :53-6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