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制度本源与法律取向

被引:42
作者
林越坚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法研究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金融消费者; 结构特性; 时空间离; 信用授受; 需求层次; 立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D923.8 [民事其他法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不能简单理解为普通消费者保护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也不能狭隘理解为金融监管目标的扩张。从历史渊源的考察出发,金融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在制度起源上存在差异,进而分别从三个维度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概念结构(即时空间离、信用授受和人性需求),为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统合与重新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相关的法律建构亦应当以结构特性为主导,并以人本取向的社会目标为依归。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金融法的重构 [J].
杨东 .
清华法学, 2013, 7 (04) :128-143
[2]   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范围:一个比较法的视角 [J].
廖凡 .
环球法律评论, 2012, 34 (04) :95-104
[3]   反思金融主义:一个历史的视角 [J].
劳伦斯E米切尔 ;
施天涛 ;
袁田 .
清华法学, 2012, 6 (04) :90-101
[4]   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 [J].
阳海音 .
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0) :273-274
[5]   论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识别标准 [J].
王振栋 .
上海金融 , 2011, (06) :91-94
[6]   金融消费者法律界定新论——以中国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机制的构建为视角 [J].
李健男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06) :77-83+157
[7]   金融消费者保护文献综述 [J].
赵煊 .
西部金融, 2011, (03) :34-38
[8]   信义义务:英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一个独特制度 [J].
汪其昌 .
南方金融, 2011, (02) :39-45
[9]   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 [J].
于春敏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2 (04) :35-42
[10]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J].
徐琴 .
哲学研究, 2009, (05) :43-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