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内生演进超边际模型分析——基于迂回生产视角

被引:2
作者
张国臣 [1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内生演进; 理论模型; 迂回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9 [产业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摘要
文章基于产业集群演进源于产业迂回度增加这一理论本质,针对产业集群产生及演进的内生机理,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普遍意义上的内生专业化一般均衡模型,通过不同的条件参数设置,将中间产品产出变化和最终产品生产予以模型化表示,并分三个不同阶段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在产业集群内生演进中"中间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经济程度"和"互补性经济程度"是两个关键指标。当前者大于后者时,产业集群演进将呈现一种稳定的递阶过程;而当后者大于前者时,产业集群演进则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也是一种可逆且不稳定的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共生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式转移演进过程机理研究 [J].
刘友金 ;
袁祖凤 ;
周静 ;
姜江 .
中国软科学, 2012, (08) :119-129
[2]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新疆为例 [J].
黄海平 ;
黄宝连 .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1) :102-106
[3]   基于收益变迁的集群形成机制研究——兼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J].
张世如 .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12) :59-65
[4]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 [J].
林欣美 ;
徐文忠 ;
颜逸帆 ;
施懿恬 .
经济管理, 2011, 33 (10) :174-184
[5]   基于演化动力学的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以“义乌商圈”为例 [J].
陆立军 ;
郑小碧 .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 (03) :52-62+84
[6]   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 [J].
吴义杰 ;
何健 .
甘肃社会科学, 2010, (05) :181-184
[7]   新产业集群初探 [J].
王东升 ;
陈耀 ;
张磊 .
经济管理, 2010, 32 (08) :26-31
[8]   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J].
魏剑锋 .
产业经济研究, 2010, (01) :24-30+56
[9]   基于超边际分析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探析 [J].
何雄浪 ;
李国平 .
管理科学, 2006, (04) :44-51
[10]   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 [J].
刘恒江 ;
陈继祥 .
中国软科学, 2005, (02) :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