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经济“V”型反转的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可云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中部崛起; “V”型反转; 可持续性; 中部金三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占全国比重在"十五"时期明显下滑,于"十一五"时期又出现明显上扬,呈现"V"型反转。中部地区经济"V"型反转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一个对全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具有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因而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中部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有利于保持中部地区经济"V"型反转的可持续性,进而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真正崛起。在空间方面着力打造"中部金三角",通过完善区域管理制度扶持中部问题区域,在产业方面促进"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培育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促进旅游业发展,是未来保持中部地区经济"V"型反转可持续的政策重点与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欧盟区域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中国区域政策未来方向 [J].
张可云 .
湖湘论坛, 2010, 23 (03) :59-65
[2]   中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分析研究 [J].
王彦武 .
中州学刊, 2005, (03) :9-11
[3]   “牛肚子”理论 [J].
张培刚 .
决策, 2005, (01) :22-22
[4]  
区域经济政策[M]. 商务印书馆 , 张可云[著], 2005
[5]  
全球化与中部崛起[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杨云彦,田艳平,秦尊文[著], 2005
[6]  
中国中部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尹继东,彭迪云等著, 2003
[7]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Manufacturing Geography,‘. John H.Thompson. Economic Geography .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