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团结型社会组织、行政型社会组织到治理型社会组织——1949年以来社会组织的变迁历史

被引:15
作者
罗婧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会变迁; 中国特色; 治理;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2951
中图分类号
C912.2 [社会团体];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我国社会组织的运行逻辑深刻展现了社会结构的变迁。1949年至今,我国的社会组织呈现出三个形态,即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1949年—1956年)的团结型社会组织,再到改革开放前(1956年—1978年)的行政型社会组织,以及经过多重探索之后(1978年—2012年),形成的治理型社会组织(2012年—今)。这三个形态逐步革新又相互继承:治理型社会组织是当前社会组织运行的主导形态,而团结型社会组织与行政型社会组织的运行逻辑仍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并存。这显示出国家、市场、社会在整合的前提下合作或交融,共同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新时代以来,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助推社会信任的建立,这就要进一步探究我国社会组织的本土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06+212 +21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66 条
[51]   当代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美国、加拿大非营利组织考察报告 [J].
李培林 ;
徐崇温 ;
李林 .
河北学刊, 2006, (02) :71-80
[52]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73-89+243-244
[53]   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5, (04) :43-62
[54]   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 [J].
徐勇 .
学习与探索, 2005, (04) :61-67
[55]   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研究报告 [J].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5) :6-13
[56]   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 [J].
李汉林 ;
渠敬东 ;
夏传玲 ;
陈华珊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1) :94-108+207
[57]   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J].
朱健刚 .
开放时代, 2004, (06) :36-47
[58]   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 [J].
王绍光 ;
何建宇 .
浙江学刊, 2004, (06) :71-77
[59]   “跨单位组织”与社会整合:对单位社会的一种解释 [J].
刘建军 .
文史哲, 2004, (02) :146-155
[60]   阶级政治与单位政治——城市社会的利益组织化结构和社会参与 [J].
张静 .
开放时代, 2003, (02) :10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