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理性:资本下乡与村庄发展——基于皖北T镇两个村庄的对比

被引:58
作者
陈靖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村社理性; 交易成本; 外部性; 村庄发展;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3.03.007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资本下乡"成为当前村庄发展的主流模式,不可控的"资本下乡"将带来村社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动,对乡村治理造成危害。以"村社理性"为实践原则的发展模式能够使村社共同体成为应对"资本下乡"的保护机制。通过皖北两村的比较可知,在以村社理性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村社共同体利益能够最大化地得以保持,免受资本与国家的过度攫取,发展过程最节省交易成本,发展利益也能在社区内最大化,发展模式成本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村社理性:基于苏南工业化经验的比较制度经济学分析[J]. 董筱丹,杨帅,李行,曾天云,温铁军.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2(01)
[2]   重塑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理解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困境的一个框架 [J].
杨华 ;
王会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2) :41-49
[3]   村社理性: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一个新视角 [J].
温铁军 ;
董筱丹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14 (04) :20-23
[4]   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9, (04) :75-82
[5]   产业资本与乡村建设 [J].
温铁军 .
开放时代, 2005, (06)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