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0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武汉
关键词
贫困线; 总量贫困; 影响因素; 转型时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首先运用Ravallion基本需求成本法测算了中国转型时期(1986~2000年)城镇贫困线水平,并用Foster系列贫困指数测度了转型期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最后,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城镇贫困状况恶化的原因与转型期间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相联系,即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失业率、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上升是城镇贫困恶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总量贫困测度研究述评 [J].
张建华 ;
陈立中 .
经济学(季刊), 2006, (02) :675-694
[2]   中国的失业、贫困与收入分配差距 [J].
薛进军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5) :2-11+95
[3]   八十年代末中国贫困规模和程度的估计 [J].
李实古 ;
斯塔夫森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6) :29-44
[4]  
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姚洋主编, 2004
[5]  
经济转型的代价[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李实,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