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过河”:理论反思

被引:29
作者
王曦
舒元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摸着石头过河”; 随机过程假说; 新改革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首先总结了"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式的起源、直观特征和内在逻辑。然后根据"摸着石头过河"的行动方式特征,提出了制度变量演进的马尔科夫过程和含有纠偏因子的随机过程假说,说明了改革路径的不稳定性和(阶段性)发散,以及经济主体预期的静态性和预期误差的(阶段性)递增。本文建立了在"摸着石头过河"指导思想下中国长期投资行为、股票定价和消费行为的三个理论模型,阐述微观主体短期行为的发生机制,预测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强振荡性。这些分析意味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目前已经不合时宜;明确性和科学性应该是"新改革观"的两个基本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7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一个理论模型 [J].
王曦 ;
陆荣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2) :415-434
[2]   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统计分析 [J].
王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3) :102-107
[3]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J].
蔡国江 .
党的文献, 2006, (05) :65-67
[4]   “摸着石头过河”小议 [J].
赵士刚 .
党的文献, 2006, (01) :88-89
[5]   中国改革发展的成败得失——国外的一些评价和看法 [J].
路爱国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 (06) :110-119
[6]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 [J].
许庆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5, (10) :59-69
[7]   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J].
胡鞍钢 .
中国改革, 2005, (10) :1-1
[8]   告别“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 [J].
魏加宁 .
中国改革, 2005, (08) :17-20
[9]   “摸着石头过河”——陈云正确处理目标与步骤关系的方法 [J].
曹应旺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8) :8-10
[10]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 [J].
杜海韬 ;
邓翔 .
经济学(季刊), 2005, (01) :29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