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传统村落的共生性发展研究——基于江苏S县的分析

被引:50
作者
詹国辉 [1 ]
张新文 [1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卡罗来纳大学政治科学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 共生性发展; 利益相关者; 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摘要
随着现代性不断渗入乡村场域,传统村落面临着不断衰败的厄运,而这恰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可能空间。通过理顺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利益主体,辨识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并基于生态学意义上的共生理论,构建出传统村落共生发展系统,以及厘清其共生格局的具体形态。同时借助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构出传统村落的共生度模型,并基于江苏省S县的调研数据,测度出5个典型村落的共生度。研究发现,5个典型传统村落的共生系统呈现非稳定性并兼具共性。为此,要通过提高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完善共生界面、促成共生新增能量的产生等,实现传统村落的共生性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J].
刘馨秋 ;
王思明 .
中国农史, 2015, 34 (04) :99-110
[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伯华 ;
尹莎 ;
刘沛林 ;
窦银娣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189-194
[3]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刘大均 ;
胡静 ;
陈君子 ;
许贤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4) :157-162
[5]   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一个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 [J].
桂华 ;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3, (04) :157-171
[6]   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 [J].
王小明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2) :156-160
[7]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 [J].
温铁军 ;
杨帅 .
理论探讨, 2012, (06) :76-80
[8]   论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及传承 [J].
郑霞 ;
金晓玲 ;
胡希军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823-826
[9]  
Recording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cultural associations: some initial results and impressions[J] . R.C. Zimmerman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 2006 (4)
[10]  
Christmas in the ‘Valley of Praise’: Intersections of the rural idyll, heritage and community in Lobethal, South Australia[J] . Hilary P.M. Winchester,Matthew W. Rofe.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