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与应用(Ⅰ)

被引:82
作者
蒋剑春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热化学; 热解; 气化发电; 生物柴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生物质能源是唯一可再生、可替代化石能源转化成液态和气态燃料以及其它化工原料或者产品的碳资源。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我国年可获得生物质资源量达到3.14亿吨煤当量,其中秸秆和薪材分别占54%和36%;现有180多亿吨林木生物质资源量、8-10亿吨可获得量和3亿吨可作为能源的利用量。生物质能转化利用的主要途径是:热化学高效转化利用的热解气化发电(供热、供气)、快速热解制备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以及生物化学转化技术等。同时,论述了目前已经进行的生物质研究开发技术和产业化利用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 [J].
刘刚 ;
沈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9-19
[2]   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J].
殷福珊 .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6, (11) :1-2+7
[3]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林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J].
顾树华 .
中国能源, 2006, (09) :11-15
[4]   中国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展望 [J].
孙永明 ;
袁振宏 ;
孙振钧 .
可再生能源, 2006, (02) :78-82
[5]   生物质转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J].
蒋国良 ;
袁超 ;
史景钊 ;
褚伟 ;
王淮东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106-113
[6]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2) [J].
吕文 ;
王春峰 ;
王国胜 ;
俞国胜 ;
张彩虹 ;
张大红 ;
刘金亮 .
中国能源, 2005, (12) :29-33
[7]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1) [J].
吕文 ;
王春峰 ;
王国胜 ;
俞国剩 ;
张彩虹 ;
张大红 ;
刘金亮 .
中国能源, 2005, (11) :25-30
[8]   生物质流态化催化气化技术工程化研究 [J].
蒋剑春 ;
应浩 ;
戴伟娣 ;
张进平 ;
刘石彩 ;
高一苇 ;
金淳 .
太阳能学报, 2004, (05) :678-684
[9]   中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设计及运行分析 [J].
阴秀丽 ;
吴创之 ;
郑舜鹏 ;
罗曾凡 ;
徐冰嬿 ;
陈勇 .
太阳能学报, 2000, (03) :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