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治理:目标、困境与路向

被引:26
作者
金绍荣 [1 ,2 ]
刘新智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西南大学农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公共教育治理; 目标、困境、路向;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3.05.010
中图分类号
G526 [教育行政];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教育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现实的公共教育治理过程中,由于受政治制度、法制建设以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治理的"深度性不够、独立性不强、法制不健全",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民主效应、补偿效应和积能效应"。为此,非政府组织自身必须走"三个转变"的路向,即从"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从"外在培育"到"内在修炼"的转变、从"单一作为"到"多元整合"的转变,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推动我国公共教育治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语境下非政府性教育中介组织研究 [J].
于海峰 ;
曹海军 ;
孙艳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04) :73-78+91
[2]   西方公共教育治理范式变革及其启示 [J].
吴景松 .
中国教育学刊, 2010, (11) :10-13
[3]  
政府职能转变视野中的公共教育治理范式研究[D]. 吴景松.华东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