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科技产品贸易模式实证分析

被引:6
作者
苏宏伟
刘志恒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显示性比较优势; 产业内贸易指数; 协整检验; 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
D O I
10.16123/j.cnki.issn.1000-355x.2012.04.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753.13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020206 ;
摘要
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取决于该产业的比较优势,但究竟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以及贸易条件之间存在何种作用机制仍需探究,故本研究采用SITC Rev.3三位数层次的1988~2009年日本的高科技产业贸易的年度数据,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面板协整和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如下经济现象:第一,日本高科技产业出口比较优势在短期内具有外生性,但在长期则受到来自进口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条件的影响;然而其进口比较优势在短期和长期均受到其它变量的影响;第二,产业内贸易指数在短期和长期与进出口比较优势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三,在短期和长期,贸易条件具有外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商品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研究.[D].洪宇.吉林大学.2009, 07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time series evidence from Asia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Asafu-Adjaye, J .
ENERGY ECONOMICS, 2000, 22 (06) :615-625
[3]   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净出口比率与贸易条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 [J].
洪宇 .
现代日本经济, 2010, (06) :6-18
[4]   中国农产品贸易模式的演进与背离:1992~2008 [J].
洪宇 ;
苏宏伟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32 (09) :62-69
[5]   制度目标冲突与发展政策两难选择——来自中国经济转型的经验性证据 [J].
庞德良 ;
洪宇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04) :120-128
[6]   日本服务贸易模式与中日服务贸易互补性分析 [J].
朱卫新 ;
韩岳峰 .
现代日本经济, 2009, (02) :49-53
[7]   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 [J].
崔日明 ;
陈付愉 .
国际经贸探索, 2008, (08) :51-55
[8]   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制造业的转移和重组 [J].
吕国钧 .
经济学(季刊), 2006, (01) :551-578
[9]   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 [J].
汪斌 ;
邓艳梅 .
世界经济, 2003, (04) :21-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