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

被引:43
作者
赵雪雁
周健
王录仓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兰州
关键词
黑河流域;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 耦合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产业结构作为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主要环节,与区域资源、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在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缺的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由于产业发展与流域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相吻合,导致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目前亟需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本文以黑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及产业结构效益指标体系,对黑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产业结构效益作了综合评价,并对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定量辨识。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产业结构效益自上游向下游在空间上呈倒“U”型,而生态环境质量与环境产业协调度沿河自上游向下游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都依次降低,说明现阶段黑河流域沿河自上游向下游,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而破坏性逐渐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 [J].
方创琳 ;
鲍超 .
地理学报, 2004, (05) :781-790
[2]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案及用水效益 [J].
方创琳 ;
步伟娜 ;
鲍超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01-1709
[3]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J].
申文明 ;
张建辉 ;
王文杰 ;
左伟 ;
何立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59-162
[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及其演变 [J].
王思远 ;
王光谦 ;
陈志祥 .
山地学报, 2004, (02) :133-139
[5]   黑河流域绿洲环境演变因素研究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中国沙漠, 2003, (04) :51-56
[6]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研究, 2001, (04) :506-515
[7]   基于区域资源环境容量的产业结构分析——以北京怀柔县为例 [J].
张晓东 ;
池天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04) :366-373
[8]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 [J].
程国栋 ;
张志强 ;
李锐 .
地理科学, 2000, (06) :503-510
[9]   国外工业转型的研究进展 [J].
李文君 .
经济地理, 1999, (05) :48-53
[10]   全球环境变化国际人力因素计划推出的工业转变研究举措 [J].
Larry R.Kohler .
产业与环境, 1999, (Z1)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