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被引:148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犯罪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客观归责理论是德国刑法学在因果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说,旨在解决客观上的可归责性问题。归因与归责的区别在于:归因是一个事实问题,通过因果关系理论解决;归责是一个评价问题,通过客观归责理论解决。客观归责理论所确立的有关规则,对犯罪构成的客观要素进行实质审查,从而使犯罪构成论更加合理化。我国有必要对客观归责理论加以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 [J].
黎宏 .
法学研究, 2006, (01) :32-51
[2]  
德国刑法学总论.[M].(德)克劳斯·罗克辛(ClausRoxin)著;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
[3]  
刑法哲学.[M].陈兴良;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日)小野清一郎著;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5]  
刑法总论.[M].(日)大谷实著;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
[6]  
本体刑法学.[M].陈兴良著;.商务印书馆.2001,
[7]  
刑法因果新论.[M].侯国云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8]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
[9]  
英国刑法.[M].(英)J.C.史密斯;(英)B.霍根著;马清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
[10]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M].张绍谦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