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传导机制与疏通路径

被引:43
作者
楚尔鸣 [1 ]
曹策 [1 ]
李逸飞 [2 ]
机构
[1] 湘潭大学商学院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定向调节; 结构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现阶段,我国经济面临资金流向与转型升级错配、流动性总量盈余与结构性资金短缺的双重矛盾,其深层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梗阻。为达到总量中性下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标,实现资金导流与精准滴灌,央行创设了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但相关理论研究还欠系统。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框架包括政策目标、操作工具、操作规则、政策协调四个方面,通过信号与预期、信贷与定向支持、利率与成本收益、风险缓释与承担机制进行传导。在分析传导梗阻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从金融监管到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到各政府部门、从地方政府到营商环境四条传导渠道疏通路径,并提出了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操作策略,以不断提高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 [J].
孙国峰 .
中国金融, 2019, (02) :41-43
[2]   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体系选择:单一型规则抑或混合型规则 [J].
刘金全 ;
张龙 .
改革, 2018, (09) :27-41
[3]   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重点与趋势观察 [J].
陈小亮 ;
陈彦斌 .
改革, 2018, (07) :17-30
[4]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目标定位与职能完善——以金融法中的“三足定理”为视角 [J].
邢会强 .
法学评论, 2018, 36 (03) :88-98
[5]   金融去杠杆的本质与实现条件 [J].
郭祎 .
改革, 2018, (04) :73-81
[6]   非传统货币政策的理论、效果及启示 [J].
巴曙松 ;
曾智 ;
王昌耀 .
国际经济评论, 2018, (02) :146-161+8
[7]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与效果评价——基于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J].
成学真 ;
陈小林 ;
吕芳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8, 33 (01) :36-47
[8]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运用机理研究 [J].
胡育蓉 ;
范从来 .
中国经济问题, 2017, (05) :25-33
[9]   新常态下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及对策建议 [J].
徐鹏程 .
管理世界, 2017, (08) :8-13
[10]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及优化思路 [J].
万冲 ;
朱红 .
学术论坛, 2017, 40 (04) :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