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被引:11
作者
吴翌琳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非技术创新; 就业创造; Jordi模型;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5.11.008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7 ; 020106 ;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转型升级与扩大就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促进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促进就业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类型创新与劳动就业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本文构建创新与就业关联机制的Jordi模型,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就业影响进行细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缓慢,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短板与不协同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就业增长的瓶颈,促进两者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也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户籍制度、非农就业“双重门槛”与城乡户籍工资不平等——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周世军 ;
周勤 .
金融研究, 2012, (09) :101-114
[2]   中国能够应对就业挑战吗? [J].
朴之水 ;
蔡昉 ;
都阳 .
金融研究, 2009, (08) :17-34
[3]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 [J].
朱轶 ;
熊思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5) :107-119
[4]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叶仁荪 ;
王光栋 ;
王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137-147
[5]   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 [J].
张晓旭 .
统计与决策, 2007, (24) :90-93
[6]   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 [J].
姚战琪 ;
夏杰长 .
世界经济, 2005, (01) :58-67+80
[7]   技术进步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J].
张国初 .
管理评论, 2003, (01) :21-26+37
[8]  
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军著, 2003
[9]  
Innovations, Prices and Employment: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for West German Manufacturing Firms[The paper][J] . WernerSmolny.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 2003 (3)
[10]  
Employment growth and innovation at the firm level[J] . Erik Brouwer,Alfred Kleinknecht,Jeroen O. N. Reijnen.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 199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