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社会内涵新解

被引:15
作者
于家琦
机构
[1]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舆情; 态度; 民意; 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3 [社会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摘要
当前,学术界对舆情社会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澄清舆情社会内涵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准确地把握社会舆情的核心和价值所在。从历史上和当代中国对"舆情"的运用看,舆情的基本内核是民众态度,而客体应限定在社会政治方面。同时,在与相关概念辨析中,舆情处于民意范围内,又与舆论有交叉,它是普通民众对政治人物和事务的各种情感、认知和行为反应倾向的集合。舆情主体类型多样,其核心部分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因此,舆情呈现出稳定和易变、理性和情绪化、积极和消极等双重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我国舆情信息机制的完善路径 [J].
于家琦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241-244
[2]   关于“舆情”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J].
张元龙 .
浙江学刊, 2009, (03) :182-184
[3]   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 [J].
丁柏铨 .
新闻记者, 2007, (06) :8-11
[4]  
新闻理论十讲[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陈力丹,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