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基于CGSS2006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11
作者
谢勇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储蓄率;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1.02.011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微观数据,在综合考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户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增大会导致农村储蓄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了家庭的教育、医疗支出以后,储蓄率呈现出显著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户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农户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性别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户储蓄:基于8省微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高梦滔 .
世界经济, 2010, 33 (04) :121-133
[2]   不确定状态下的农户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
林坚 ;
周菲 ;
黄斯涵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3) :4-13
[3]   我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及其国际比较 [J].
罗楚亮 ;
李实 ;
赵人伟 .
经济学家, 2009, (09) :90-99
[4]   经济转型中收入不确定性与储蓄行为研究——来自中国农村家庭面板数据的证据 [J].
杜海韬 ;
邓翔 .
天府新论, 2009, (05) :18-24
[5]   习惯形成下的农户缓冲储备行为 [J].
杭斌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96-105
[6]   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证据 [J].
何立新 ;
封进 ;
佐藤宏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117-130
[7]   持久收入与农户储蓄:基于八省微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高梦滔 ;
毕岚岚 ;
师慧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4) :40-52
[8]   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 [J].
易行健 ;
王俊海 ;
易君健 .
经济研究, 2008, (02) :119-131
[9]   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吗?——基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 [J].
杨汝岱 ;
朱诗娥 .
经济研究, 2007, (12) :46-58
[10]   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中国农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J].
刘兆博 ;
马树才 .
世界经济, 2007, (02) :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