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12
作者
陈水英
毕如田
曹毅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忻州市; 农用地; 集约利用; 改进熵值法;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该文以山西省忻州市14个县(市、区)域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计算2000~2009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并采用GIS手段进行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依赖于对土地的高投入和高产出,可持续利用状况对土地集约度的贡献较小;从时间上看,忻州市整体上农用地集约利用向着更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从空间上讲,忻州市14个县(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距较大,且不同地区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用地集约利用模糊综合评价——以甘肃凉州区为例 [J].
张璐 ;
刘淑英 ;
王平 .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03) :267-270
[2]   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变化研究 [J].
王倩倩 ;
黄贤金 ;
张兴榆 ;
刘欣 ;
揣小伟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4) :528-534
[3]   黄淮海地区农用地利用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布 [J].
曹志宏 ;
梁流涛 ;
郝晋珉 .
资源科学, 2009, 31 (10) :1779-1786
[4]   四川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J].
潘雅茹 ;
宋海鹏 ;
谭静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7 (03) :385-389
[5]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 [J].
李静 ;
宋戈 ;
郭蒙 ;
郑园园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1) :123-127
[6]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乐山市为例 [J].
刘洪 ;
廖铁军 ;
黎德川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 9 (01) :59-62+75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杨亚杰,薛红霞.广东土地科学. 2008(04)
[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杨亚杰,薛红霞.广东土地科学. 2008 (04)
[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毕节地区为例 [J].
陈笑媛 ;
丁筑茂 ;
王博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6) :7042-7044
[10]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J].
董秀茹 ;
王秋兵 ;
石水莲 .
土壤通报, 2008, (02) :20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