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北京山区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59
作者
李晓琴
孙丹峰
张凤荣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管理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管理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管理系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率; 景观格局分析; 北京山区; 植被指数; 裸土指数; 阴影指数;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3.03.003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根据1994年和1999年的两期Landsat TM数据,在FCD Mapping model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得到北京北部山区昌平、怀柔、密云和平谷的植被覆盖率图,并利用FRAGSTATS软件对所得的植被覆盖等级图从斑块大小、斑块数、斑块密度、斑块平均面积、分形维数和聚集度等角度进行了空间格局变化的剖析。结果表明:1)各研究区均显示无植被覆盖类型占据着景观中的优势地位。1994~1999年期间,研究区总的植被覆盖率除平谷降低外,其它三个区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昌平增长最显著。说明平谷的植被覆盖状况逐渐变差,而昌平、怀柔和密云的植被覆盖状况逐渐转为良好。然而各研究区的植被仍需进一步进行保护。2)1994~1999年期间,景观整体的斑块密度都在减少,其中平谷减少的最多,说明景观整体的破碎化程度降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呈现降低趋势,其中密云减少最为显著,表明景观越来越由少数植被覆盖等级类型所控制。3)各研究区中景观整体的分维数相差不大,各景观组分的分维数标准差均较低,说明山区的斑块形状主要取决于自然地貌及自然环境条件。4)1994~1999年期间,蔓延度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聚集度指数的变化不显著,但都接近于1,说明景观整体的聚集程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山区植被盖度季节变化规律模拟研究 [J].
李双才 ;
孔亚平 ;
符素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273-278
[2]   北京山区植被覆被率遥感制图与景观格局分析——以门头沟区为例 [J].
李晓琴 ;
孙丹峰 ;
张凤荣 .
国土资源遥感, 2003, (01) :23-28
[3]   基于TM影像的喀斯特山地景观变化研究 [J].
张惠远 ;
蔡运龙 ;
万军 .
山地学报, 2000, (01) :18-25
[4]   论水土流失研究中的植被覆盖度量指标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1, (01) :40-43
[5]   遥感植被指数对多时相AVHRR数据主成分分析的影响 [J].
延昊 ;
王长耀 ;
牛铮 ;
姜小光 ;
王汶 .
遥感学报, 2002, (01) :30-34
[6]   基于土地覆盖分类的植被覆盖率估算亚像元模型与应用 [J].
陈晋 ;
陈云浩 ;
何春阳 ;
史培军 .
遥感学报, 2001, (06) :416-422+481
[7]   北京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山区建设问题的探讨 [J].
申元村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1985, (04) :23-27
[8]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J].
田庆久 ;
闵祥军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4)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