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发展

被引:91
作者
韩旭东 [1 ]
杨慧莲 [1 ]
郑风田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村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基于5166份全国范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从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平台应用及信息化发展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建设状况。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息需求与获取均呈多元化特征,各主体信息需求及其获取特点与其经营特征高度一致。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供需之间尚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效率偏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水平,应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农业信息供给与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3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模式:重庆梁平例证 [J].
苑鹏 ;
丁忠兵 .
改革, 2018, (06) :106-114
[2]   基于嵌入性视角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 [J].
张建雷 ;
席莹 .
改革, 2018, (06) :115-126
[3]   以信息化为先导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挑战和应对策略 [J].
方向明 ;
刘成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4) :68-74+2
[4]   生产要素、身份特征与家庭农场组织形态 [J].
杨柳 ;
万江红 .
改革, 2018, (01) :118-127
[5]  
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J]. 严海蓉,陈义媛.开放时代. 2015(05)
[6]   中国农村信息化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的检验 [J].
王艾敏 .
中国软科学, 2015, (07) :42-51
[7]   我国农业经营模式与新型农业的总体取向 [J].
杨庆育 .
改革, 2014, (12) :5-11
[8]   家庭农场绩效评价:制度安排抑或环境相容 [J].
何劲 ;
熊学萍 .
改革, 2014, (08) :100-107
[9]   “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红利”?信息的有效供给与农民的销售价格——一个微观角度的实证研究 [J].
许竹青 ;
郑风田 ;
陈洁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4) :1513-1536
[10]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J].
徐世艳 ;
李仕宝 .
农业技术经济, 2009, (04)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