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23年生油松纯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效应

被引:21
作者
鲍文
包维楷
何丙辉
丁德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西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4] 重庆 北碚
[5] 四川 成都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油松林; 凋落物; 截留效应;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5.029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评价人工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能力,定位监测和分析了岷江上游23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65次降水事件的截留与分配过程。结果表明,65次林外降水总量为400.9 mm,其中208.726mm以穿透雨、33.388 mm以树干茎流进入林地,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截留25.695,214.375 mm,截留率分别是6.41%,53.47%。但林外降水量<0.3 mm时,不产生林内降水,凋落物与土壤层不能截留降水。在0.3~10 mm降水范围内,土壤截留量随着降水增大呈增加趋势,而凋落物层截留率先增后减,但降水量>10 mm后,土壤截留率逐渐趋于稳定,呈较小波动(63.46%~73.58%),而凋落物截留率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趋势;土壤截留量与林内外降水量、土壤截留量与茎流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人工油松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水均有一定的拦蓄截留效应,其中:土壤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的截留量达同期林外降水量的1/2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J].
赵鸿雁 ;
吴钦孝 ;
刘国彬 .
林业科学, 2003, (01) :168-172
[2]   森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J].
朱金兆 ;
刘建军 ;
朱清科 ;
吴钦孝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30-34
[3]   山杨林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J].
赵鸿雁 ;
吴钦孝 ;
刘国彬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4) :497-500
[4]   贡嘎山冷杉纯林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J].
程金花 ;
张洪江 ;
余新晓 ;
张东升 ;
赵玉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3) :45-49
[5]   侵蚀红壤人工恢复的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J].
谢锦升 ;
杨玉盛 ;
郭剑芬 ;
陈光水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2) :50-53
[6]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截留动态研究 [J].
赵鸿雁 ;
吴钦孝 ;
从怀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81-385
[7]   马占相思 (Acacia mangium)与湿地松 (Pinus elliotii)人工林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J].
申卫军 ;
彭少麟 ;
周国逸 ;
林永标 ;
李志安 .
生态学报, 2001, (05) :846-850
[8]   山西西南部黄土区林地枯落物截持降水的研究 [J].
魏天兴 ;
余新晓 ;
朱金兆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6) :5-10
[9]   天山森林凋落物和枯枝落时层的研究 [J].
李叙勇 ;
孙继坤 ;
常直海 ;
郝瑶琴 ;
陈冰 ;
蒋平安 .
土壤学报, 1997, (04) :406-417
[10]   关于秦岭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地土壤酸化特征的研究 [J].
党坤良 ;
雷瑞德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7, (01)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