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旁脑软化位置及大小与康复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1
作者
王兴林 [1 ]
蒋天裕 [1 ]
郭燕梅 [1 ]
高月明 [1 ]
朗森阳 [2 ]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理疗科
[2] 解放军总医院心理科
关键词
脑软化; 侧脑室; 预后; 运动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侧脑室旁脑软化的位置及大小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根据标准选出24例,脑梗死22例,外伤性脑软化2例,左侧15例,右侧9例。采用运动疗法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以Barthel指数及Brunnstrom分期标准评定,随访观察1—12年。结果:4例病变在侧脑室旁前部病灶大小为33.1±48.7cm3,后缘在额中线后0.6±0.5cm,病后4.5±1.7个月恢复达Brunnstrom Ⅵ。3例病变在侧脑室旁中部4.1±1.5cm3,后缘在额中线后0.9±0.1cm,病后12.3±3.5个月恢复到Brunnstrom Ⅵ;病变在侧脑室旁后部3例,病灶大小1.9±0.9cm3,后缘在额中线后1.3±0.3cm,病后19.0±14.8个月恢复达Brunnstrom Ⅵ;而4例病灶大小为12.0±5.9cm3,后缘在额中线后1.8±0.7cm,随访17.3±3.6个月,仍未完全恢复,留有后遗症。1例侧脑室底部旁病灶3.75cm3,后缘在额中线后0.4cm,4个月恢复到Brunnstrom Ⅵ;而另1例病灶3cm3,后缘在额中线后1cm,随访60个月后留有偏瘫步态。结论:脑软化位于侧脑室旁前部运动功能恢复快、预后好,在后部根据脑软化位置及大小不同,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结果明显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622 / 6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脑病变的部位及大小与Brunnstrom偏瘫恢复阶段及痉挛程度的关系 [J].
王兴林 ;
高继亭 ;
郭燕梅 ;
王秋华 ;
李继华 ;
尹岭 ;
俞达臻 ;
房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02) :48-50
[2]   脑损伤范围和部位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J].
王兴林 ;
张健 ;
梁晓镛 ;
郭秀英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9, (04) :10+12-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