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夏秋季大气颗粒物和PAHs组成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23
作者
谢鸣捷
王格慧
胡淑圆
赵欣
沈国锋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气溶胶; 多环芳烃(PAHs); 秸秆焚烧; 粒径分布; 灰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集南京市2007年夏、秋季节灰霾天和非灰霾天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分析了6月份农村秸秆焚烧对南京市大气中颗粒物和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粒径分布和分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在灰霾天呈单模态-积聚模分布,而在其他天气条件下呈积聚模和粗模双模态分布.秸秆焚烧释放出大量细粒子和低分子量PAHs,使低环数(3~4环)PAHs的粒径分布由非灰霾天不同粒径上的均匀分布转变为灰霾天的单模态分布,总量增加了约41%,且主要富集在0.4~2.1μm的细颗粒物上;而高环数(5~6环)PAHs的粒径分布和浓度在秸秆焚烧前后均没有显著变化,呈积聚模分布.因秸秆焚烧形成的灰霾期,大气中细颗粒物和低分子量PAHs的浓度均明显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67 / 8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气中多环芳烃气固相分配与颗粒物粒径的关系 [J].
陆晨刚 ;
李春雷 ;
陈立民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2) :153-156
[2]   广州灰霾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的分布 [J].
段菁春 ;
毕新慧 ;
谭吉华 ;
盛国英 ;
傅家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1) :6-10
[3]   南京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源识别及污染评价 [J].
牛红云 ;
王荟 ;
王格慧 ;
刘树深 ;
高士祥 ;
王连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5) :544-548
[4]   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 [J].
黄鹂鸣 ;
王格慧 ;
王荟 ;
高士祥 ;
王连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47-50
[5]  
广州灰霾期间气溶胶物化特性及其对能见度影响的初步研究[D]. 谭吉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
[6]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
[7]  
PAHs in the Fraser River basin: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AH ratios as indicators of PAH source and composition[J] . Mark B Yunker,Robie W Macdonald,Roxanne Vingarzan,Reginald H Mitchell,Darcy Goyette,Stephanie Sylvestre.Organic Geochemistry . 2002 (4)
[8]  
Emission factors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biomass burning. Jenkins B M,Jones A D,et 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