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BCA1表达及辛伐他丁干预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刘恒方 [1 ]
杨期东 [2 ]
李新华 [1 ]
苗旺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ABCA1; RXRα; 颈动脉粥样硬化; 兔模型; 辛伐他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模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TP bindingcassette A1,AB-CA1)、视黄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er,RXRα)表达机制及辛伐他丁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8只(A组),余24只于兔右侧颈动脉放置改良的硅橡胶圈加1%高胆固醇喂养的方法建立粥样硬化斑块性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颈动脉狭窄模型无干预对照组8只(B组);小剂量辛伐他丁治疗组8只(辛伐他丁每天2.5mg/kg每天1次;C组);大剂量辛伐他丁治疗组8只(辛伐他丁5mg/kg,每日1次,D组)。辛伐他丁干预前后检测兔模型静脉血的TG、TC、LDL及HDL水平,干预4周后处死动物取右侧颈动脉狭窄段及对侧相应段血管,以Western Blot法测定其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的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下调(P<0.05);辛伐他丁治疗4周后,与B组比较,C、D组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有所上调(P<0.05);与C组比较,D组的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组的血脂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ABCA1、RXRα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辛伐他丁可能通过上调ABCA1、RXRα蛋白质表达的机制,而有益于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MSCTA及DSA对模型兔颈动脉狭窄的评价 [J].
刘恒方 ;
杨期东 ;
李新华 ;
宋喜明 ;
董洪林 ;
齐尚书 ;
张福全 .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7, (01) :1-4
[2]   改良硅橡胶圈加高胆固醇喂养诱导颈动脉狭窄兔模型的建立 [J].
刘恒方 ;
李新华 ;
杨期东 ;
苗旺 ;
刘尊敬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01) :17-19
[3]   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进展 [J].
刘恒方 ;
黄晓松 ;
刘尊敬 ;
杨期东 .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 (01) :62-65
[4]  
Pregnane X receptor-agonists down-regulate hepatic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nd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 Sporstol M,Tapia G,Malerod L, et al.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