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以“躲猫猫”事件为例

被引:49
作者
刘国强 [1 ]
袁光锋 [2 ]
机构
[1] 四川外语学院
[2]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躲猫猫; 网络流行语; 权力; 话语;
D O I
10.19997/j.cnki.xdcb.2009.05.01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网络文化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通过"躲猫猫"的流行个案,分析了"躲猫猫"作为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认为网民通过赋予"躲猫猫"以新的所指,对权力进行话语的抵抗。当它成为一个流行的话语符号,又能够往其他领域扩展,典型的表现便是被市场所收编。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公共言论空间的匮乏和当代中国以后现代为精神标签的文化表征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选秀.[M].杜骏飞; 袁兴锋; 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  
现代性理论.[M].(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
[3]  
文化与符号权力.[M].张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  
媒介批评论.[M].陈龙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5]  
传媒批评.[M].肖小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6]   “寻根文学”的政治无意识 [J].
钟文 .
天涯, 2009, (01) :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