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困境及出路——以虚拟社区系统的社会建构为例

被引:15
作者
周桂林 [1 ,2 ]
何明升 [1 ,3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3]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广义对称性原则; 非对称作用; 电子商务信任;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9.09.017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野中,消费者、电子商务企业、政府、第三方和电子商务信任等"行动者"在电子商务虚拟社区系统的建构中具有"对称作用"。但信息技术和虚拟社区的"去蔽"作用使消费者个体主体转向群体主体,从而赋予消费者更大的话语权,使得作为行动者和"第三客体"的电子商务信任在虚拟社区系统建构中起到"非对称"的核心作用。该作用的发生机制可通过消费者倾向性信任、企业的能力和善意信任、政府的制度信任以及第三方的传递性信任进行解释。案例分析表明,"广义对称性原则"必须修正为"相对对称性原则",或增加一个限制性的"主体性质不变原则",或增加两个并列性的"情境权变的地方性原则"和"主体权变的权力化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现象学对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影响 [J].
葛勇义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07) :38-42
[2]   社会型塑技术的参与者分析 [J].
王汉林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06) :49-54
[3]   “空间性”:技术及其进步的先验基础 [J].
杨庆峰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05) :43-46
[4]   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 [J].
吴莹 ;
卢雨霞 ;
陈家建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8, (02) :218-234
[5]   走向信息技术哲学 [J].
肖峰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 (01) :40-45
[6]   哈工大“试验卫星一号”工程项目中的“无缝之网” [J].
张滨楠 ;
孟庆伟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11) :51-55
[7]   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 [J].
郭俊立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02) :104-108
[8]   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 [J].
卢晖临 ;
李雪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118-130+207
[9]   无缝之网上的缝 [J].
王金和 ;
曹南燕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7, (03) :52-55
[10]  
主体性哲学.[M].郭湛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