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系统的演进、摩擦与转型——劳动力市场微观实证与体制分析

被引:43
作者
张鹏
张平
袁富华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关键词
维持型就业系统; 分享型就业系统; 负反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居于国民经济核心地位的就业系统的形成、演进和调整,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结构条件变化密切相关。受到经济追赶所必须的高强度资本积累的制约,中低层次人力资本主导的中国就业系统,源于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且被低价工业化模式强化。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城市化转型,中国的这种工业化就业系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大量劳动力漂移于低端部门,低端锁定现象明显。理论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就业漂移将会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明显的负反馈效应,特别是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和成熟劳动力群体表现尤甚。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形成于大规模工业化时期边疆开拓式发展环境下的维持型就业系统,在向城市化和高质量转型中导致大量劳动力就业漂移,人力资本在漂移中不断耗散,形成中国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跨越的极大障碍。在中国发展逐步触及创新与福利这些最本质的现代化理念时,就业的制度组织应从维持型就业系统转型并逐步建立有利于人力资本持续积累激励的分享型就业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非认知能力与工资性收入 [J].
王春超 ;
张承莎 .
世界经济, 2019, 42 (03) :143-167
[2]   基于期望余寿理论的老年定义新思考与中国人口态势重新测算 [J].
卢敏 ;
彭希哲 .
人口学刊, 2018, 40 (04) :5-18
[3]   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实证研究 [J].
程虹 ;
李唐 .
经济研究, 2017, 52 (02) :171-186
[4]   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及劳动价值创造与分享——理论、证据与政策 [J].
张平 ;
郭冠清 .
经济研究, 2016, 51 (08) :17-27+85
[5]   突破经济增长减速的新要素供给理论、体制与政策选择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陈昌兵 .
经济研究, 2015, 50 (11) :4-19
[6]   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结构——兼论中国人力资本梯度升级问题 [J].
袁富华 ;
张平 ;
陆明涛 .
经济学动态, 2015, (05) :11-21
[7]   代际间的职业流动与收入流动——来自中国城乡家庭的经验研究 [J].
周兴 ;
张鹏 .
经济学(季刊), 2015, 14 (01) :351-372
[8]  
Female Labor Supply, Human Capital, and Welfare Reform[J] . Richard Blundell,Monica Costa Dias,Costas Meghir,Jonathan Shaw.Econometrica . 2016 (5)
[9]  
Unemployment history and frictional wage dispersion[J] . Victor Ortego-Marti.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2016
[10]  
Unemployment scarring by gender: Human capital depreciation or stigmatization? Longitudinal evidence from the Netherlands, 1980–2000[J] . Irma Mooi-Reci,Harry B. Ganzeboom.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2014